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私信:”想转型做APP推广服务商,但公司简介总写不出专业感怎么办?”这个问题让我想起用户王哥的经历——去年他带着5人团队转行做拉新代理,却在官网文案上踩了三个大坑…
▍为什么你的简介总像”模板复读机”?
王哥最初直接套用同行文案,把”专业团队””海量资源”这些词堆了800字。结果客户看完反问:”和隔壁公司区别在哪?”(嗯哼!?)后来在企鹊桥运营顾问指导下,他们改用场景化表达:
“我们专注社区场景的精准获客,就像给APP开发者装上了社区电梯里的智能屏——既避免地推扰民,又能让用户在下楼取快递时自然完成注册~”
突然想到,很多新手容易忽略用户认知成本。举个例子:你说”全链路服务”,不如说”从物料设计到物业对接我们全程包办”;你写”多维度赋能”,不如换成”手把手教您搞定社区团长”。
▍这三个要素让简介”活起来”
现在考考你:如果要突出团队实力,下面哪种写法更抓人?
A. 十年行业经验,服务过100+品牌
B. 我们的地推督导会带着温度计工作——确保每个点位人流量≥30人/分钟才布展
选B的朋友应该发现了细节颗粒度的魔力。在企鹊桥平台的项目手册里,优质服务商都会展示这类可视化的工作流程,比如:”每个地推员配备智能计数器,实时反馈注册转化效果…”
▍小心这些”隐形雷区”
上周帮用户李姐优化简介时,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她反复强调”绝不泄露用户信息”,反而让客户产生疑虑(笑)。后来改成展示三重数据加密认证证书,合作率立马翻倍。
这里给大家划个重点:
安全声明要具象不要口号
成功案例要说场景不说数据
服务优势要对比不要独白
就像企鹊桥APP上的服务商主页,都会用「项目对比卡」直观展示差异化优势。比如同时呈现”传统地推”和”社区渗透”两种模式的成本结构对比,这才是客户真正想看的干货~
说到这突然想起个有趣现象:那些在平台持续接单的服务商,简介更新频率基本保持在季度迭代。所以别把简介当”终身简历”,而要当作动态的服务说明书来经营。
你在写简介时遇到哪些头疼问题?或者见过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表达?评论区见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408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