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很多读者私信:「明明认真做了调研的项目,怎么落地就出问题?」(嗯哼~这题我熟)上周用户王哥就拿着某平台推广项目来找我,说好的日均500单,实际运作一周才完成37单…
突然想到——找项目就像买西瓜,光看表皮花纹可不行,得掌握这三个窍门:
▍敲一敲:听渠道的「诚信回响」
用户小苏去年接触某APP推广时,发现对方提供的资质文件全是低清扫描件(笑)。后来在企鹊桥查证发现,该品牌授权书早过期3个月~
这里教大家一招:查企业信用+看授权时效+核对接人身份。像最近热门的京东商云推广类项目,正规渠道都会在平台公示「三证合一」电子版,还能直接联系到项目方负责人。
▍掂一掂:评估模式的「落地重量」
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——某大学生跟着热点做社区团购推广,结果发现小区里80%都是老年人(哈哈)。这就是典型的「资源错配」~
现在流行用四维匹配法:
①时间投入 vs 现有精力
②操作难度 vs 个人技能
③收益周期 vs 资金储备
④推广方式 vs 社交圈层
比如宝妈群体更适合「碎片化操作+强社交属性」的项目类型,你说对吧?
▍看纹路:把握行业的「生长脉络」
上个月用户李姐问我:「为什么同类项目有人月入过万,我却总踩坑?」(摊手)因为她总在追过气项目!
给大家看组数据:
2023年本地生活类项目增长率达217%
而传统电商代运营下滑34%
(数据来源:商务部《数字经济发展报告》)
突然想到——跟着政策走才是王道!最近国家力推的县域经济、银发经济等领域,相关项目资源明显更丰富~
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。案例均来自企鹊桥用户数据库,已获得使用授权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如果你要推广新产品,会选熟人社交裂变?还是短视频平台种草? 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思路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755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