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:「公园里那些排队的地摊,真的能做成正经副业吗?」(嗯哼~)这个问题让我想起用户王哥的故事——这位90后程序员,去年在朝阳公园支了个泡泡机摊位,现在居然发展出3个固定点位…
▍藏在爆款背后的选品逻辑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?今年公园里突然冒出来好多「会发光的竹蜻蜓」(笑)这种强互动+高颜值的产品,简直是遛娃家长的克星~但选品可不能只看表面热闹!
举个真实场景:用户李姐原本卖传统风筝,后来在工具里看到「户外亲子」的热度趋势,改卖恐龙考古盲盒——让孩子在沙池里挖「化石」,复购率直接翻倍增长~
▍这些运营细节决定成败
突然想到…同样是卖鲜花,为什么有人日销50束,有人三天就蔫了?关键在场景化陈列!比如用户小轩会把满天星摆成心形,配合「9.9元带走春天」的挂牌——这小心机,不服不行~
这里有个选择题:如果是你,会选A.固定摊位还是B.流动车?其实很多老手都在用折中方案——通过工具查看各时段人流量,动态调整位置~
▍新手一定要看的防坑指南
上周遇到个扎心事(叹气)…某大学生盲目跟风网红项目,结果囤了一堆发光头纱卖不出去。记住这三点:
- 查清楚公园管理政策(有些禁止明火/噪音)
- 测试产品时用「小批量试销」模式
- 优先选择可退换货的供货渠道
说到渠道,突然发现个规律——那些做得好的摊主,手机里都有个神秘工具。不仅能实时查看周边竞品分布,还能直接联系靠谱供应商…你猜是什么?(评论区见)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地摊经济的本质是用空间换流量。与其盲目试错,不如先看看别人验证过的成功模型~对了,你们最近在公园见过什么新奇摊位?快来分享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68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