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您知道吗?」社区门口卖老花镜的大叔月流水破2万
最近在晨练时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公园门口卖太极鞋的摊位前总围满大爷大妈。这让我想起平台用户李哥的案例:去年他通过企鹊桥找到适老化产品供应链,现在专门在老年活动中心卖防滑拐杖头,单日最高卖出80多个~
破解老年消费密码的三把钥匙
很多新手摊主常问:”该进什么货才能让叔叔阿姨主动掏钱包?”根据平台2000+老年用品商家的实战经验,这三个方向值得关注:
①健康刚需型:放大字体的血压计、带夜光药盒
②怀旧实用型:竹编收纳筐、老式牛皮钱包
③社交货币型:广场舞同款丝巾、便携收音机
举个真实场景——用户小苏在菜场旁卖多功能买菜车,特意加装折叠座椅和USB充电口。这个改良点子正是来自企鹊桥的适老化改造专题库,现在每天能稳定出单15+台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
上周遇见用户王姐在清仓处理积压的智能手环(笑)很多摊主容易陷入误区:要么追求高科技忽视操作难度,要么照搬网红款不考虑审美差异。这里分享个避坑口诀:
功能要单一|字号得够大|操作三步内|售后必须强
如果是你,会选A方案(卖带定位功能的老年鞋)还是B方案(卖可水洗千层底布鞋)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~
藏在细节里的生意经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老年顾客更在意体验式消费。比如用户张叔在小区门口卖老花镜,特意准备不同灯光环境的试戴区,还提供免费镜片清洗服务。这种「人情味+专业度」的组合拳,让他的复购率高出同行三成。
说到找货源,最近不少摊主通过企鹊桥的适老化选品专题找到了特色商品。比如能播戏曲的充电宝、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套装,这些差异化的「银发爆款」正在成为社区经济的新增长点。
(为保护隐私,文中案例人物均采用化名处理,具体经营效果因人而异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239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