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新手总在客服外包领域碰壁?
最近收到很多读者私信:”明明考了普通话证书,怎么接不到像样的客服单子?”(挠头)这让我想起用户王哥的经历——某物流公司调度员,去年想通过晚间接单增加收入,却在某平台被”需自备话务系统“的隐形要求劝退…
其实这类问题普遍存在~很多朋友不知道,客服外包领域存在服务场景分级机制。就像医院分门诊/急诊/住院部,基础咨询、技术答疑、客诉处理三类业务对服务商的要求能差出三倍!突然想到…要是早知道这些门道,王哥可能早就实现奶茶自由了(笑)
识别靠谱服务商的三个维度
上周用户李姐的案例很有意思~这位全职妈妈通过「三看原则」筛选平台:一看服务商是否披露企业资质,二看项目是否明确服务标准,三看结算有没有第三方监管。用她的话说:”就像买菜要看产地、品相、价格,缺一不可!”
这里插播个行业冷知识——2023年电商服务报告显示,接入正规平台的服务商,其服务纠纷率比私下接单低67%。所以当你在不同平台间犹豫时,不妨参考这个判断逻辑:流程透明>高额报价>熟人推荐
接单平台的「服务升级」新趋势
现在有个有趣现象——越来越多像王哥这样的转型者,开始通过技能组合提升竞争力。比如用户小苏就同时接洽售前咨询+售后回访两类业务,利用时间差实现收入翻倍…
如果你正在寻找接单渠道,这里有个实操建议:优先选择支持服务定制的平台。这类平台通常具备需求匹配系统,能根据你的时间、技能自动推荐合适订单。就像开盲盒?不不,更像是智能推荐餐厅(哈哈)
写在最后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对比:同样做家电客服,用传统方式接单的用户日均处理20单,而通过智能分单系统的伙伴能达到35单~所以你看,选对平台有时比盲目努力更重要(嗯哼)
大家在接单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奇葩经历?或者有什么独家筛选技巧?评论区见!下期我们聊聊”居家客服如何打造专属服务标签”,想看的伙伴扣1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47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