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直播圈又起风波,某头部主播被指要求品牌签署「底价协议」,这事儿让我想起用户王哥的经历——去年他代理的洗护品牌,就因大主播的排他条款错过双十一黄金期。
一、控价协议为何成为行业潜规则?
从知情人士透露的合同细则看,这类协议通常包含121天价格保护期和200万违约金条款。举个场景:某新锐美妆品牌若与主播A签约,半年内其他渠道售价不得低于直播间,否则面临赔偿。
这种模式看似保障消费者权益,实则可能形成「渠道霸权」。就像用户小苏吐槽的:「我们小品牌根本没议价权,要么接受不平等条款,要么失去流量入口」。
二、中小商家的突围实验
观察发现,越来越多创业者开始尝试「去中心化渠道矩阵」:
- 用户李哥把30%预算从直播间转移到社区团购
- 王姐团队开发小程序承接私域流量
- 某母婴品牌通过企鹊桥找到5个区域代理服务商
这些案例印证了多渠道布局的重要性。就像业内人士说的:「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主播的购物车里」。
三、3个轻资产突围方向
结合平台数据,2025年这些赛道呈现显著增长:
- 本地生活服务:社区团购团长同比增长210%
- 垂直领域KOC:美妆个护类素人博主接单量翻倍
- 区域代理:三四线城市日用品代理需求激增
突然想到用户小轩的经历——他通过企鹊桥的信息模块,找到某家居品牌的区域代理项目,现在已发展出3个社区分销点。这种「蚂蚁雄兵」式的打法,或许正是破解渠道垄断的密钥。
(思考时间)如果你是刚起步的创业者,会选择抱大腿还是建渠道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地推拉新一手平台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011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