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厂主都在问:为什么客户总在玩捉迷藏?
最近和用户王哥聊天,这位经营包装盒加工厂的老板直叹气:”每天机器转得嗡嗡响,订单却像坐过山车~”其实他的困惑很有代表性——80%的小型加工厂都面临客户来源不稳定、获客成本高的问题。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比喻:很多老板就像守着鱼塘的渔夫,等着客户”鱼群”自己游过来。但现实是…(笑)可能连鱼塘位置都选错啦!下面这3个经过验证的方法,或许能帮你换个钓鱼姿势:
老方法新玩法:地推还能这么搞?
“现在谁还做地推啊?”先别急着否定!用户李姐的案例很有意思——她的塑料配件厂通过商圈物业合作,在工业园电梯里投放产品样品展示柜。这种“让产品自己说话”的地推2.0模式,三个月带来20+有效询盘。
这里有个选择题:如果你是机加工厂老板,会在样品卡上突出①精密加工精度 ②最快3天交付 ③支持小批量定制?(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)
线上渠道的隐藏入口:不是只有某巴巴!
说到线上推广,很多老板第一反应就是开网店。但某大学生创业的纸箱厂另辟蹊径——他们在物流公司结算系统嵌入产品推荐,客户打印运单时就能看到定制包装方案。这种场景化获客让转化率提升了3倍不止~
现在有个新趋势:越来越多加工厂开始用资源整合平台找客户。这类平台的优势在于…(敲黑板)能同时对接上下游需求。比如最近接触的某社区创业者,就在企鹊桥APP上同时找到原料供应商和终端客户。
最容易被忽视的宝藏:老客户的朋友圈
最后分享个真实场景:用户小苏的印刷厂要求员工每周必须参加2场行业交流会。有次在展会上,他们发现某客户的新产品需要特殊包装——这个洞察最终带来持续3年的代工订单。
其实每个客户都是资源节点,就像用户王哥最近发现的:在企鹊桥完成首单合作后,系统自动推荐的关联客户中,竟然有他找了半年的目标企业采购负责人…
小贴士:与其大海捞针,不如先梳理现有客户画像。很多平台都支持智能匹配功能,能根据你的接单记录推荐相似客户群。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240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