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仓库堆满货物时,该从哪里撕开突破口?
最近收到用户留言:”囤了200箱手工皂,朋友圈发了一个月才卖出去3箱…”这让我想起平台用户李大哥的经历。去年他接手了亲戚的服装尾货,在尝试过地推、微商后,最终通过场景化直播打开了销路(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)。
现在问题来了——线上渠道那么多,该怎么选?有个简单判断法:观察你的客户常出没在哪些平台。比如宝妈群体在妈妈社群活跃,学生党更倾向短视频平台。突然想到,有个00后用户通过给剧本杀店定制主题道具,成功消化了积压的文创产品~
线下渠道真的过时了吗?
先看组数据:2023年实体零售仍占消费市场65%份额(来源:中国商业联合会)。上周遇到个有趣案例——某社区超市老板把滞销的东北大米,和隔壁菜店的酸菜组合销售,居然创造了单日300+的销量!
这里给大家支个招:试试异业联盟。比如你是做母婴用品的,可以和儿童摄影机构合作,互相在对方场地放置宣传物料。这样既能节省推广成本,又能精准触达目标客群。
为什么90%的人会忽略这个关键动作?
很多新手常犯的误区是:只顾着找渠道,却忘了做用户画像。举个例子,同样是卖水果,写字楼白领在乎便捷性,社区大妈更关注性价比。上周平台用户小王通过调整产品组合,把客单价提升了2倍多…
这里有个实用工具推荐——四象限分析法。把产品按价格和复购率分类:高频低价的可做引流款,低频高价的要重点包装。如果是你,会先优化哪类产品呢?评论区说说你的选择~
藏在身边的三大隐藏渠道
除了常规的电商平台,这些渠道可能被你忽视了:①社区团购团长——他们掌握着真实的消费需求 ②企业工会采购——很多公司有员工福利预算 ③教培机构——亲子类产品的最佳试验场。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有些用户通过企鹊桥APP的资源匹配功能,找到了特色民宿、露营基地等新型销售场景。比如把手工蜂蜜放进民宿伴手礼套餐,既提升了产品溢价,又解决了库存压力。
说到底,卖货的本质是需求的精准匹配。与其盲目拓展渠道,不如先想清楚:你的产品究竟解决了什么痛点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破局经验,或许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合作伙伴哦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153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