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私信:”手头有不错的项目,但总卡在找合作商这关…”这让我想起去年接触的用户小王。这个在社区做智能回收柜的90后,设备都铺好了却找不到物业合作方——是不是和你的处境很像?
▍别在朋友圈大海捞针
小王最初的操作,可能你也试过:朋友圈刷屏、参加行业展会、托熟人介绍…结果三个月只对接了2家物业公司(而且报价还虚高~)。后来转变思路,在行业垂直社群发布合作需求时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很多物业经理也在找智能化解决方案!
突然想到…这不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嘛!后来他调整策略:
1. 用「物业降本+社区增值」替代「设备招商」话术
2. 在物业行业论坛做技术分享时嵌入合作邀约
3. 借助某资源整合平台(划重点)定向推送合作方案
(笑)后来他告诉我,现在每周都有物业主动咨询,比当初扫楼效率高了不止一星半点…
▍合作商筛选的黄金三角
这里要敲黑板!找到合作方只是第一步,怎么避免踩坑更重要。上周刚有个读者,就因为没做好背景调查,被皮包公司坑了保证金…
建议大家建立三重过滤机制:
✅ 信用背书:优先选有实体经营场所的
✅ 需求匹配:别被「全国代理」的噱头忽悠
✅ 风险共担:首期合作建议用试点代替押金
比如用户李大哥的案例就很有参考性。他在拓展生鲜供应链时,通过某平台的企业验真功能,3天内筛掉了60%的不靠谱供应商。用他的话说:”能省下扯皮的时间,比多谈几家更重要!”
▍这些渠道90%的人不知道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很多优质合作商其实藏在产业链上下游里。像我们熟悉的企鹊桥APP用户中,就有做智能家居的团队,通过家电维修师傅反向对接了物业公司。
这里给大家出个选择题:
A.继续在传统渠道碰运气
B.尝试资源整合型平台
C.发展行业”线人”建立关系网
你会怎么选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~
突然发现已经写了这么多(笑)。最后划重点:找合作商本质上是在搭建价值共生网络。与其单打独斗,不如站在更高维度做资源整合。那些总说找不到合作方的人,可能只是没找对方法…
为保护隐私,文中案例已做脱敏处理。平台数据来源于2023年企鹊桥年度合作报告。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152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