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业
-
适合大学生的兼职有什么?
最近收到很多同学私信:「课表空档期能做点什么?」「想赚生活费又怕影响学习怎么办?」(挠头.jpg)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无数大学生挠头的时间管理难题~ 先来说说某师范院校用户小林的案例。去年9月他在企鹊桥APP尝试知识分享类兼职,利用晚自习后1小时做考研笔记整理。你猜怎么着?不仅月均增收四位数,专业课成绩还进了年级前10%!这种双向赋能的模式,倒是给咱们打开…
-
2025有没有副业推荐?
「轻资产」才是硬道理? 最近有读者留言问:”下班后想做点事,但启动资金不到5000块能做什么?”(笑~这简直是当代年轻人的共同困惑) 我观察了企鹊桥APP上300+个案例,发现手作饰品定制、线上活动策划、本地化内容代运营这三个方向,正成为新晋热门选择。比如用户小王,本职是会计,通过在平台对接手工材料供应商,把周末制作的串珠首饰卖给同城…
-
一块钱一个的微信红包封面,也被做成了暴利的生意,商家是怎么靠它赚钱的?
抢封面的你可能不知道——这个生意藏着社交裂变的终极密码 上周有个用户小王找我吐槽(笑):「现在连红包皮都成理财产品了?我表弟靠倒卖封面,居然换了新手机!」这让我想起企鹊桥APP后台数据——最近30天「红包封面」相关商机搜索量暴涨300%… 为什么看似普通的虚拟产品能成暴利载体?关键在于这3个底层逻辑:①情感货币化:春节/生日等场景的仪式感刚需②社…
-
一个人创业有什么推荐?
「一个人能成事儿吗?」先打破这个思维误区 最近总有人问我:单枪匹马到底能不能搞事情?你看那些奶茶加盟动辄几十万,开工作室又要租场地…(摊手)其实啊~很多成功案例都是从一人公司起步的。 举个真实场景:用户小王原本是教培机构老师,去年开始用知识分享+产品测评的模式,现在每月稳定接到3-5单品牌合作。他最大的感触是:「关键要找到能复制的轻资产模式」。 …
-
有没有在家就能干的副业呀?
最近总收到读者私信:「每天通勤3小时,好想在家做点事~」这种心情我太懂了!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那些藏在手机里的轻量级机会,或许能给你新启发(眨眼) ▍线上服务类:你的碎片时间能变现 用户小王的故事特别有意思——这位新手奶爸在家带娃期间,通过帮商家做社群维护,每月多出买菜钱。他说秘诀在于找到高频需求+低门槛操作的组合,比如商品测评、客服接待这类「时间灵活型」工作。…
-
你知道的闷声发财行业有哪些?
最近收到读者提问:「为什么有些行业看着不起眼,却总有人能闷声发大财?」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平台用户李大哥的故事——这位三线城市的宝妈,去年通过社区团购地推,竟然带起了20多人的小团队… 藏在身边的三个财富密码 先说说你可能天天见却忽略的地推经济。某大学生小王在企鹊桥发现个有趣现象:帮新APP做线下推广,每单佣金看着不高,但结合校园场景+裂变机制,三个…
-
为什么2025年支付宝才开始试点NFC付款?
最近在地铁站看到有人用手机”碰一碰”过闸机,定睛一看居然是支付宝的NFC功能(惊)!不少小伙伴都在问:「二维码都用了这么多年,支付宝这时候才推NFC是不是太晚了?」这事儿啊~得从技术演进和商业博弈两个维度来唠。 ▍技术沉淀期:安全才是硬道理 去年在某支付技术论坛上,某大厂工程师透露过(模拟案例):「NFC的硬件适配就像谈恋爱——既要手…
-
知乎上说的各种副业赚钱,靠不靠谱?
深夜刷着知乎上「月入过万」的副业帖,有多少人和用户小王一样既心动又害怕被割韭菜?作为全网调研过300+项目的运营老兵,我发现识别靠谱项目的关键,其实就藏在三个细节里—— ▍为什么你总遇到「项目刺客」? 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某大学生跟着知乎教程做小说推文,结果在提现环节被强制要求发展下线。这让我想到平台筛选机制的重要性——就像网购要看买家秀,找项目更要看真…
-
如何在下班时间一个月多赚500元?
「你的摸鱼时间,可能是别人的创收时间」 最近在企鹊桥APP的用户社区看到个有意思的讨论——某三线城市会计小大哥大哥,居然用通勤时间完成当日80%的创收目标?仔细研究才发现,他不过是把「等待时间」用对了地方~(笑) 突然想到——与其盯着手机焦虑内耗,不如试试这三个可随时启动的轻量模式… 模式一:线上服务接单 「会做PPT算不算技能?会P图能不能变现…
-
碰一碰支付比扫一扫还方便,可为啥这么久都没火?
当手机变成POS机,这个黑科技为何没成爆款? 最近在便利店看到个有趣场景:顾客手机都快贴到收银台了,收银员还在喊”二维码再抬高一点~”(笑)这让我突然想到——不是说碰一碰支付比扫一扫更方便吗?怎么2025年了还是扫码的天下? 技术越先进≠越好用 先问大家个问题:你上次用银行卡闪付功能是什么时候?很多用户可能都没注意过——手机厂商早就内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