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小程序拉新是个技术活?
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私信:「看着别人在朋友圈发小程序推广,日入三五百好像很轻松,自己尝试却连基础任务都完不成?」(挠头)其实这事儿就像做菜——看着菜谱简单,火候掌握不好照样糊锅~
用户王哥的经历很典型:去年他代理某购物小程序,每天扫楼发传单,结果转化率还不到平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。后来我们发现,他忽略了两个关键点:用户画像匹配度和场景化引导(敲黑板!)
避开这3个误区,效率翻倍
误区①:有流量就行?
某大学生曾在校园推广理财类小程序,虽然触达2000+人,最终激活量却不足50。后来通过企鹊桥平台的项目指导才明白:学生群体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度,和宝妈群体根本不在同一量级(摊手)
突然想到…有个模拟案例特别有意思:用户李姐在社区推广生鲜团购小程序时,专门在晚7点的垃圾投放点驻守,边教居民垃圾分类边推荐小程序,结果转化率比白天高了两倍不止!(嗯哼!?)
实战技巧:让用户主动找你
这里分享个四步漏斗模型:
1. 在宝妈群发育儿知识图谱(附带小程序链接)
2. 给领取资料的用户推送1元体验装
3. 通过客服号进行场景化需求挖掘
4. 对活跃用户发起拼团裂变
用户小苏用这个方法,三个月内把某母婴小程序的复购率做到了区域前三。当然,选对合作平台也很重要——有些小程序给的佣金高,但结算周期长达90天,这对兼职者来说风险太大…
资源整合才是王道
最近观察到一个趋势:70%以上的高转化案例都在用资源聚合平台。比如在企鹊桥APP上,不仅能对比不同小程序的授权政策和用户评价,还能获取平台提供的标准化推广物料(笑)
举个场景:想推广咖啡类小程序?平台会给你周边写字楼的外卖数据、午休时段人流量热力图,甚至办公室下午茶采购习惯分析。这些数据靠个人收集?怕是半年都搞不定(捂脸)
文末小贴士:
遇到要求预存保证金的小程序项目要警惕!正规平台通常采用按效果结算模式。如果你还遇到过哪些奇葩套路,评论区聊聊呗~(眨眼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425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