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小伙伴问我(笑),现在做拉新工作室是不是太晚了?其实啊~这个业态就像奶茶店,有人倒闭就有人新开,关键要看经营模式。用户王哥去年转型做工作室,最近刚换了辆新车,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
▍项目筛选的「三筛原则」
突然想到…工作室刚起步时最容易踩的坑,就是什么项目都想接。王哥分享了他的「筛筛筛」法则:先筛平台资质(看备案主体)、再筛结算周期(超过15天的pass)、最后筛推广难度。比如他最近在企鹊桥接的某个生活服务类项目,转化率就明显高于其他平台~
这里有个选择题:A项目日结但单价低,B项目周结但收益高,如果是你会怎么选?评论区见~(嗯哼!?)其实工作室初期建议选A,资金周转快才能跑通流程。等团队稳定了再接B类项目。
▍获客渠道的「双线布局」
某大学生团队的操作很有意思~他们线下在高校周边设点,线上用短视频拍「拉新现场花絮」。真实场景反而吸引了不少宝妈群体(哈哈),现在工作室40%的兼职人员都是通过视频找来的。
注意看这里(敲黑板)!很多新手忽略的细节——地推物料要准备两种版本。给年轻人的物料要突出「即时奖励」,给中年群体的则要强调「长期收益」。这个技巧让用户李姐的转化率直接翻倍~
▍团队管理的「123法则」
突然想到…工作室最怕遇到什么情况?对,就是人员流动!用户小苏独创的「123管理法」:1套标准化培训流程、2种激励模式(日排行+周冠军)、3天新人保护期。现在他的团队成员留存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不少。
这里有个冷知识(推眼镜)~工作室电脑建议安装双系统,业务系统和生活系统完全隔离。这样既保证数据安全,又避免兼职人员上班摸鱼。用户小轩实测这个方法后,人效提升了…你猜多少?
说到这,可能有人要问:现在入局还有机会吗?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机会~上周刚有个县城团队,通过企鹊桥的本地化推荐功能,找到了适合小城市操作的社区拉新项目。他们的秘诀是…
(篇幅有限,下期我们重点讲县域市场的突围技巧)如果觉得有用,记得点个关注~你在运营工作室时遇到哪些难题?欢迎来评论区唠唠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421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