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收到读者私信:「地推拉新看着简单,为啥实际做起来总被拒绝?」这不,上周用户王哥刚分享了他的经历——作为某高校兼职团队长,带着20多个大学生扫楼3天,注册量却不到预期一半…(嗯哼~这里有没有同类遭遇的?)
▍误区一:拿着二维码见人就扫
用户小李曾给我发过段视频:团队成员在商场追着路人跑,活像移动的广告牌(笑)。「其实地推不是体力活,而是场景匹配游戏」。比如在社区推生鲜APP,挑早上老人买菜时段;推广驾考类应用,蹲点驾校门口比写字楼有效率数倍~
突然想到…用户王哥后来调整策略,专门在快递驿站架设体验台。借助取件人停留的3分钟,「话术从『扫码注册』改成『帮您查快递』」,转化率直接翻倍!
▍误区二:只管注册不问后续
很多新手容易陷入「量>质」的误区,但某推广团队的数据显示:完成首单操作的用户,留存率是普通注册者的5倍以上!这就涉及到关键动作引导——
比如推广电商APP时,与其催着注册,不如说:「您扫这个码,能领3张无门槛券,现在买抽纸比超市便宜6块呢!」用户小苏团队用这招,次周复购率提升70%。
▍误区三:单打独斗不会借力
为什么专业地推团队能「一天拿下整个社区」?观察他们的工作包你会发现:社区公告栏合作函、物业授权书、体验礼品…这些信任背书,个人推广时完全可以借助平台资源。
就像用户王哥后来通过企鹊桥,直接获取了某快递柜的线下推广权。用他的话说:「找准支点,推广效率能提升200%」(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)
文末互动:如果你要在学校推学习类APP,会选择食堂门口摆摊,还是联合社团做活动?「评论区见」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416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