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做这个会不会进去啊?」
用户李姐上周在社群里抛出这个问题时,群里突然安静了3秒——接着刷出20多条「+1」。「其实去年某大学生就踩过雷」,我边翻着案例库边解释(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)。
红线与安全区的分界线
先说结论:正规APP拉新本身不违法。但就像切菜要用刀背还是刀刃——操作方式决定性质~ 比如某平台用户王哥的经历就很典型:他去年帮教育类APP做地推,因为要求用户必须充值会员才算有效拉新,结果被定性为诈骗。
突然想到…合规操作其实有规律可循:
1️⃣ 看平台资质:营业执照+ICP备案是基础
2️⃣ 查结算方式:要求垫资的赶紧跑(嗯哼!?)
3️⃣ 核推广物料:宣传文案带「稳赚不赔」的别碰
这些坑千万别踩!
用户小苏上个月私信我:「明明说好拉新1人给15块,最后只给3块」…这种情况在业内有个黑话叫「吃单」。更隐蔽的还有:
▷ 用虚拟号码注册充数
▷ 要求发展下线才能提现
▷ 宣称「官方直招」却查不到备案
如果是你,会选方案A(高佣金无保障)还是方案B(合理佣金有合同)?评论区说说你的选择~
从业者的生存指南
现在很多老手都在用工具规避风险。比如用户张叔就摸索出「三查三不接」原则:
✅ 查平台成立时间(<6个月的慎选)
✅ 查投诉记录(黑猫投诉搜关键词)
✅ 查结算周期(超过15天的pass)
据他透露,用这个方法筛选的项目纠纷率下降70%(历史数据仅供参考)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今年3月某地法院判决的案例显示,合规拉新行为在劳动仲裁中是被认定为有效劳务关系的~
你在找项目时最担心什么?来评论区唠唠——说不定能遇到同行组队避坑呢(笑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408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