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的活动总像”单机游戏”?
最近有个用户王姐找我吐槽(笑),说花半个月设计的APP拉新方案,实际执行时就像玩单机游戏——自己玩得嗨,用户不买单。这让我想到很多新人常犯的误区:把活动当产品说明书来写~
举个场景你就懂:当你在小区摆个易拉宝写着”扫码下载领10元”,和准备一筐鸡蛋写着”帮阿姨注册就送土鸡蛋”,哪种更容易吸引叔叔阿姨?突然想到…很多地推团队到现在还在用第一种方案(嗯哼!?)
这三个坑千万别踩!
用户李哥上周给我看他的活动方案——密密麻麻的规则说明配着5种参与方式。我说这就像让用户解高数题领奖品,难怪转化率上不去!这里划重点:
- 忌「甲方思维」:总想着展示所有功能,却忘了用户要的是简单直接的获得感
- 忌「孤岛式设计」:活动流程和推广场景割裂,比如在菜市场推需要WiFi才能完成的操作
- 忌「撒网式投放」:同一套方案用在大学生社区和宝妈社群
让用户追着跑的活动长啥样?
说个平台用户的真实案例(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):某社区团长用「注册送菜」活动,把拉新流程植入日常买菜场景。具体操作是——
- 在社群预告「明早前50名到店送青菜」
- 到店后引导「APP下单可多领葱姜蒜」
- 现场教学如何用APP查菜价(嘿嘿,这才是关键!)
这种场景化+分步引导的设计,让新用户次日打开率比常规方案高出数倍。如果是你,会选直接发红包还是这种「钩子组合拳」?
4个让甲方霸霸点赞的秘籍
和平台运营总监聊出的干货(敲黑板):
「好活动要像俄罗斯套娃——每点开一层都有惊喜」
- 设置3秒黄金触点:比如用「首单立减」代替「注册领券」
- 设计社交货币:用户完成动作后生成炫耀素材,像「已省XX元」的分享图
- 搭建资源组合包:把地推物料、线上素材、执行SOP打包成「作战工具箱」
- 预留数据观测口:至少设置3个转化率观测节点
去哪找靠谱的执行资源?
很多小伙伴在评论区问过这个问题~根据2023年移动推广白皮书显示,83%的优质地推资源都集中在专业平台。比如我们接触过的用户小苏,通过资源库匹配到带超市渠道的服务商,两个月就拓展了20多个社区点位。
这里插播个小贴士:选资源要看「三围数据」——不是身材啦(笑)!是指覆盖区域、人群画像、历史转化这三个维度~
▼ 来聊聊你的经历 ▼
在活动执行时遇到过什么奇葩状况?
评论区见,点赞前三送运营干货包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408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