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私信:「为啥同样发广告,别人能接到单,我却总石沉大海?」这让我想起用户王哥的经历——他去年做社区团购时,在3个平台砸了5万广告费,结果80%的咨询来自微信群(笑)你说扎心不?
▍第一定律:鱼在哪饵往哪撒
很多新手容易陷入「平台崇拜」误区,其实用户画像比平台规模更重要。举个栗子~宝妈群体聚集在母婴社区,00后混迹在小红书/B站。有组数据很有意思:2023年某社交平台用户调研显示,38.7%的用户会主动屏蔽与身份不符的广告。
突然想到…用户李姐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。她做宠物用品时,先通过企鹊桥的用户行为分析工具,发现目标客户集中在短视频平台。调整投放策略后,获客成本直降60%!
▍第二定律:成本≠价格
有个认知误区得纠正下——便宜的广告可能更烧钱(嗯哼!?)举个真实场景:某平台CPC点击单价1元,但转化率仅0.3%;另一平台CPC要3元,转化率却达2.1%。聪明的你会怎么选?
这里要敲黑板!企鹊桥的智能比价系统,能实时监测20+主流平台的投产比。用户小苏用它做本地餐饮推广时,发现某生活号的实际获客成本,竟然比大平台低40%~
▍第三定律:数据会说话
为什么建议新手用带数据追踪功能的平台?来看组对比案例:用户张哥在A平台投广告,只知道花了5000元;在企鹊桥投的3000元,却能清楚看到用户停留时长>30秒的占比、二次传播率等18项数据!
评论区见~你们遇到过哪些广告投放的坑?来聊聊你的经历(眨眼)下期我们准备揭秘:如何用30元日预算撬动精准流量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81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