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条灵魂提问:「想搞点小生意,但批发市场的水也太深了吧?」(嗯哼~这可不是个别现象)根据2023年行业白皮书数据,68%的新手在批发环节踩过坑——要么被中间商吃差价,要么收到货发现货不对板…
▍选品逻辑比价格更重要
用户王哥的故事特别典型:去年他看中某网红小家电,在批发市场拿到「全网最低价」,结果货还没卖完,厂家就在电商平台降价促销(摊手)。现在他通过平台匹配到区域独家代理权,终于不用和全网比价了~
突然想到…很多新手容易陷入「价格内卷」,其实独家性、复购率、物流成本这些隐性指标更重要。就像有用户专门做县城鲜花批发生意,靠冷链物流速度碾压周边同行(嘿嘿,算不算降维打击?)
▍供应链也能「拼团共享」
你们发现没?现在连批发都开始流行「拼单模式」了!某社区团购团长李姐,联合周边5个县城的同行集中采购量翻3倍,硬是把芒果批发价砍到市场价的6折——这种操作要是放在三年前,得囤多少资金才玩得转?
(举个场景)当你想批发布料,是选A方案单独找厂,还是B方案加入面料联盟共享样品库?现在有些平台已经把「云仓集采」玩出花了,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~
▍警惕这些新型套路
最近收到用户反馈,说有「厂家」在短视频平台打着「0元加盟」旗号收押金(嗯哼!?)。这里教大家3招验真伪:①要查看工厂实地视频 ②核对营业执照编号 ③坚持走平台担保交易
说到这儿必须提用户小苏的案例。他去年遇到个声称「工厂直营」的箱包项目,后来通过平台的反欺诈模型比对,发现对方用的都是网图…现在他专门做验货服务,反而开辟了新业务线~
说到底,批发生意的本质是「信息差管理」。就像昨天帮用户对接的母婴用品渠道,厂家居然能提供定制化吊牌服务——这种藏在细节里的增值项,才是现在突围的关键啊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79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