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收到粉丝提问:「现在做健康产业还有机会吗?」(嗯哼~这个问题有点意思)据2023年医疗健康白皮书显示,大健康市场规模已突破9万亿,但普通人想入局却常踩三个坑:
①盲目跟风热门赛道,比如前阵子某基因检测项目暴雷,让很多小白血本无归
②轻信”躺赚”承诺——有个用户王哥跟我吐槽,加盟某养生馆被收了18万,结果总部连培训材料都没给全(唉…)
③忽略本地化适配,就像北方朋友硬要做梅雨季除螨服务,结果自然…你懂的~
突然想到个真实案例:用户李姐原本在社区做理疗师,去年通过专业平台转型居家健康顾问。她的秘诀是——把传统推拿服务拆解成线上咨询+上门工具包,客单价反而从80元涨到398元!(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)
这种模式好在哪?
第一不用囤货压资金
第二能复用现有技能
第三可拓展到家庭健康管理——比如教客户用智能设备监测父母血压,这需求现在多火啊~
要是你,会选开实体店还是做轻量服务?(评论区聊聊呗)现在很多平台都提供项目分析工具,像企鹊桥APP的风险评估模型,能帮创业者预判项目存活率——输入所在城市、预算金额等参数,就能生成适配方案…
还有个趋势很有意思:健康产业正在「碎片化」发展。比如某平台推出的中医茶饮标准化方案,让用户小轩用5㎡厨房就做起代工,给周边茶楼供应定制养生茶包——这种微场景创业模式,特别适合资金有限的普通人。
最后给三个避坑建议:
✓ 优先选可分阶段投入的项目
✓ 确认总部有持续赋能体系
✓ 一定要做本地需求测试(比如先收定金再进货)
突然发现健康产业就像拼乐高(笑)——找到靠谱的”积木供应商”,普通人也能搭出专属事业版图。你在找项目时更看重哪些要素?欢迎来评论区唠唠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64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