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很多私信问:“第一次摆摊卖什么能快速上手?”这让我想起用户小王的故事——去年刚毕业的他,用500元启动资金在夜市卖手工冰粉,现在居然发展出3个固定点位(笑)~今天就结合这类真实案例,和你聊聊新手摆摊的选品方法论。
为什么说”吃透场景”比选品更重要?
先问个问题:同样的柠檬茶,在写字楼下卖15元被嫌贵,在露营基地卖25元却遭哄抢,你知道差别在哪吗?(嗯哼!?)
用户李姐的案例很典型——她最初在社区卖烘焙点心,日均流水不到200元。后来通过企鹊桥APP的商圈热力图功能,发现隔壁创意园区缺少下午茶供应,转做办公室茶歇套餐后,客单价直接翻倍增长。
突然想到…很多新手常犯的误区:盲目跟风网红产品,却忽略了自己所在场景的真实需求。记住这个公式:目标人群×消费场景×消费能力=选品方向
5类经得起市场验证的摆摊项目
根据平台2023-2024年摆摊项目数据,这些品类复购率超60%(历史数据仅供参考):
- “饱腹刚需型”:煎饼果子/饭团等早餐类,适合地铁口、写字楼
- “情绪价值型”:文创手作/宠物零食,匹配公园、市集场景
- “即时享受型”:现调饮品/冰品,傍晚时段社区广场最佳
- “应急服务型”:手机贴膜/数据线,商圈步行街高频需求
- “社交传播型”:网红甜品/创意小吃,大学城周边表现亮眼
用户小轩就属于第三种——他在海边栈道卖袋装冰镇酸梅汤,用可重复利用的卡通水袋包装,不仅单日最高卖出300袋,还引发游客自发晒照传播(哈哈)。
3个让选品成功率翻倍的技巧
看到这里你可能想问:“怎么验证我的选品是否靠谱?”分享平台用户常用的低成本测试法:
①9.9元快闪测试:用试吃装或小份装快速收集反馈
②建立种子用户群:前10单顾客邀请进群,后续新品优先试吃
③巧用平台资源库:像企鹊桥APP里的摆摊地图功能,能直接看到各区域的热销品类
还记得开头提到的小王吗?他最初在冰粉里加花瓣被吐槽”像洗脚水”(捂脸),后来就是通过种子群投票,最终确定玫瑰、桂花、薄荷三种畅销口味。
最后来个选择题:如果你打算在中学门口摆摊,会选A.文具盲盒还是B.卡通挂件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思路~
(为保护隐私,案例中人物信息已脱敏处理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64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