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收到读者私信:「为什么同样的推广预算,别人效果总是比我好?」(嗯哼~)这个问题让我想起用户王哥的案例——某社区团购创业者,三个月前他还在为无效推广头疼…
先来做个选择题:当你准备推广社区团购项目时,会选A方案「撒网式发传单」还是B方案「在宝妈社群做体验活动」?评论区告诉我答案~
▍目标定位才是王道
王哥最初犯的典型错误,就是把推广对象等同于「所有路过的人」(笑)。后来通过企鹊桥APP的用户画像工具,才发现核心用户其实是25-45岁的社区主妇——这和他在写字楼地推的人群完全不重叠!
突然想到…这就像开快递驿站却把广告贴在高端商场,能有效才怪(哈哈)。建议大家在设置推广范围时,至少要明确三个要素:
- 用户活跃时间段(比如宝妈群体多在9-11点刷手机)
- 消费决策场景(社区团购多在晚饭后成单)
- 信息接收偏好(图文>视频>纯文字)
▍渠道匹配的隐藏技巧
很多新手不知道,企鹊桥后台有个智能渠道匹配功能。用户小苏(某大学生创业者)就是靠这个,把鲜花配送项目的推广转化率提升了200%+——当然具体数据脱敏处理啦~
这里有个反常识认知:线下渠道不一定比线上贵!举个栗子,在生鲜超市门口放体验装,成本可能比朋友圈广告低得多。关键是做好渠道效果追踪——记得在每个推广物料加上专属识别码。
▍效果追踪的正确姿势
上周有个用户让我印象深刻…(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)某县城奶茶店主,通过分层设置推广预算,居然用3000块撬动了5万销售额!秘诀在于把推广分为「引流-转化-复购」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设置不同考核指标。
比如在引流期重点看扫码转化率,转化期考核客单价,复购期关注分享率。这就像外卖平台区分新客红包和会员折扣——不同阶段要用不同钩子(你懂的~)
最后留个思考题:你知道为什么很多地推活动要设置阶梯奖励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!如果这篇对你有启发,不妨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运营干货(眨眼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60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