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人能在广场上聊聊天就把钱赚了?
最近有粉丝问我:”看那些地推人员好像很轻松,真的能当作长期副业吗?”先别急着下结论(笑),咱们先看个模拟案例:用户王姐原本是社区超市收银员,去年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做APP地推,现在已经成为某社区团购平台的明星推客。
关键不在于体力消耗,而是掌握这3个底层逻辑:
1. 选品要符合场景需求——早餐点推买菜APP,健身房推运动装备
2. 话术要制造「现在不注册就亏了」的紧迫感
3. 善用平台提供的物料包降低沟通成本(比如企鹊桥的地推工具包里就有现成的话术手册)
新手最容易踩的坑,你中了几个?
“上周在商场守了3小时才拉来5个注册…”用户小苏的私信让我想起很多新手常犯的误区。突然想到,地推其实很像钓鱼——选错鱼塘挑错场地、用错鱼饵说错话术、不会收线漏要关键信息,都会导致颗粒无收。
举个真实场景:同样是推广生鲜APP,在菜市场说”注册送鸡蛋”的效果,绝对比说”以后买菜能打折”好得多~这里分享个万能公式:痛点+即时利益+行动指引。比如对带娃宝妈可以说:”扫码下载立马领湿巾试用装,正好给宝宝擦手呢!”
进阶玩家的隐藏技巧大公开
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推案例:用户李哥在高校做快递代收点,通过在取件短信里嵌入「领快递盒回收金」的链接,把单纯的APP下载转化成了裂变活动。这种「场景寄生」思维,能让你的推广效率翻倍增长!
现在考考你:如果要在社区推广充电宝租借服务,是选择早市出入口,还是傍晚广场舞聚集地?评论区说说你的选择依据~(嗯哼!?)
这里偷偷告诉大家,像企鹊桥这类平台会实时更新地推热力地图,显示不同区域的项目活跃度。上周就有用户靠着这个功能,精准找到新建小区的推广空白区,转化率直接比周边区域高出40%!
地推真的会被线上取代吗?
虽然现在线上推广很火,但线下场景的真实触达率依然不可替代。据2023年本地生活服务白皮书显示,地推拉新的用户留存率比纯线上获客高出2-3倍。就像用户王姐说的:”面对面建立的信任感,是再多线上广告都换不来的。”
不过要注意(敲黑板),现在做地推一定要选有合规资质的平台。有些小伙伴反馈,之前在不知名平台接单,遇到结算纠纷都没处说理…所以提醒大家,注册前记得查看平台的运营资质,比如企鹊桥的「平台服务协议」就在详情页置顶显示,这种透明化的操作才让人安心嘛~
最后留个思考题:你知道为什么奶茶店的地推员总爱穿玩偶服吗?把你的观察写在评论区,点赞最高的3位送地推物料设计模板!(嘿嘿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58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