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收到粉丝私信:「做音乐两年了,作品发到平台就像石沉大海…」(摸摸头)其实很多独立音乐人都卡在推广环节,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用手机玩转音乐推广~
▎新手常踩的三大坑
用户王哥给我看过他的日常:上午发新歌到音乐平台,下午在朋友圈刷屏求转发(苦笑)…这其实是典型的无效推广!现在各平台算法早就升级了——你猜系统更喜欢完整收听的作品,还是被频繁分享的链接?
突然想到…很多创作者容易陷入「三大误区」:①把平台当网盘用 ②只在音乐圈层传播 ③忽略视觉包装。举个场景:当你的作品和小红书爆款视频同时出现,用户会先点开哪个?(嗯哼!?)
▎让作品自带传播基因
上周用户小李的案例很有意思:他把原创古风歌曲拆解成「卡点视频+乐器教学+创作故事」三个模块,在不同平台分发。猜猜看哪种形式传播最快?(评论区见)
这里分享个万能内容公式:「15秒高潮+幕后花絮+互动挑战」。就像做菜要有摆盘,音乐推广更需要场景化包装——比如健身时听的电子乐,配上运动画面是不是更有代入感?
▎巧用平台隐藏机制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很多音乐人开始用图文内容引流!用户小轩把歌词做成日签图,配合#情感语录话题发布,单条播放量翻了3倍(惊)…
这里要划重点:抖音的搜索流量正在爆发!试着把歌名改成「适合XX场景听的歌」,当用户搜索「健身BGM」「读书背景音」时——你的作品就会自动出现在推荐位~
▎资源整合放大声量
很多小伙伴问:没有团队怎么搞推广?举个栗子:某大学生通过创作交流群,找到设计师做动态歌词海报,联合摄影爱好者产出MV…这种轻量级合作模式,成本低效果却意外好!
这里要安利下我们团队常用的企鹊桥APP,在「自媒体」分类里能找到视频剪辑、封面设计、文案策划等合作方。上次帮用户王姐对接了个混音师,作品质量直接提升两个档次(赞)
▎长效运营的核心心法
最后说个扎心真相:80%的音乐人输在更新频率!用户张哥坚持每周发布「改编翻唱+乐器测评+音乐冷知识」三条内容,三个月就积累了稳定粉丝群…
记住这个内容排期表:周一技术流→周三情感向→周五互动类。当你的账号形成固定风格,算法就会把你推荐给更精准的乐迷群体~
现在把你的手机相册打开,看看有没有能改编成音乐视频的素材?(笑)趁着灵感还在,快去试试今天的干货吧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53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