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很多私信问:「摆摊一天赚500是不是真的?」(笑)先不说答案,咱们来看个模拟案例——用户小王去年辞职摆摊卖烤肠,结果一周亏了2000块。发现没?很多新手容易忽略的坑,往往藏在「我以为」的认知盲区里~
▍第一忌:盲目跟风选品
「看到网红产品就冲」是典型误区。比如用户李姐去年跟风卖网红竹筒奶茶,结果本地市场早已饱和。这里有个实用技巧:用周边3公里客群画像倒推选品。举个栗子~社区型摊位更适合高频复购品(比如早餐),而景区摊位要考虑拍照属性和客单价。
突然想到…现在有些工具能辅助决策哦!比如在企鹊桥APP上,很多用户会参考「区域供需热力地图」(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)。有位宝妈就通过分析社区数据,把普通水果摊升级成「鲜切果盒+酸奶」组合,复购率直接翻倍~
▍第二忌:佛系选址看感觉
「这个角落挺显眼」——多少人栽在这句话上?(嗯哼!?)真实情况是:上午10点和晚上7点的客流动线可能完全不同。有个大学生用户用笨办法:连续3天在不同时段用手机拍人流视频,最终找到夜市入口的黄金点位。
这里插播个小测试:如果两个选址摆在你面前——
A. 步行街中段但租金高
B. 地铁口拐角有自然流量
你会怎么选?评论区见答案~
▍第三忌:只会坐等客户上门
你知道吗?摆摊也要懂用户运营(笑)用户小苏在小学门口卖文具,通过「加微信送卡通橡皮」沉淀了300+家长。后来她定期在朋友圈发「作业神器清单」,现在每天出摊前就有预订单~
说到这儿必须提个工具——有些平台能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获客。比如在企鹊桥APP,不少摊主会共享市集活动的推广资源。上次美食节就有团队联合做「打卡地图」,客流量比单打独斗高出数倍!
说到底,摆摊本质是微型商业模型验证。与其道听途说,不如用科学方法降低试错成本。对了~你猜文章开头的问题答案是什么?(嘿嘿)其实重点不在日赚多少,而在于——避开这三个坑,你就跑赢了90%的新手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51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