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收到粉丝私信:”在孝感文化路摆摊卖什么好?”(挠头)这个问题其实藏着三个关键点——地段人群分析、应季商品筛选、投入成本控制。今天就以本地用户王姐的真实经历为例,带大家拆解摆摊的底层逻辑~
▍早市VS夜市: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意经
王姐最初在槐荫大道早市卖网红三明治,每天4点起床备货却销量平平。后来通过企鹊桥APP的「区域消费画像」功能发现,早市客群中40岁以上占比超7成,果断改卖现磨芝麻糊和手工豆腐,现在日均流水直接翻倍(笑)!突然想到…选品前务必看清消费场景哦~
▍春夏爆款预测:跟着本地趋势走
今年孝感年轻人扎堆的乾坤大道,有三类商品突然走红:①可重复使用的驱蚊手环 ②mini手持小风扇 ③网红奶茶→本地改良版孝感米酒冰饮(划重点)。有个用户小轩的案例特别典型——他把传统米酒搭配水果冻干,用企鹊桥提供的摆摊成本计算器优化定价策略,现在已经是夜市打卡点啦!
▍这些坑千万别踩!
很多新手容易陷入的误区:跟风卖发光气球(实际损耗率30%+)、盲目进高价玩具(周转率低)、忽略仓储成本(比如需要冷冻的食品)。如果是你,会选方案A(高毛利但易损耗)还是方案B(薄利多销)?欢迎评论区聊聊~
▍藏在菜市场的冷门商机
在航空路菜市场观察到的有趣现象:卖姜蒜的摊位旁,搭配销售剥蒜器的阿姨日销50+单。这种场景化组合销售的模式,特别适合摆摊新手模仿。企鹊桥的「关联商品推荐」功能,就是专门解决这个痛点的神器(嗯哼!?)
为保护隐私,文中案例人物信息已脱敏处理。数据来源:企鹅智酷2023年下沉市场消费报告
说到底,摆摊成功=50%前期调研+30%灵活应变+20%工具辅助。最近发现很多用户通过企鹊桥的摆摊地图功能,实时查看各区域人流量和竞品分布,这种数据化思维确实值得学习~
最后灵魂拷问:你知道孝感学院周边最近流行什么新玩意儿吗?(提示:和校园文化相关)答案明天在评论区揭晓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351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