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AI开始写代码,普通人能做什么?
最近有个自由职业者找我聊天:「现在AI都能自己开发软件了,我们这些非技术背景的人还有机会吗?」(笑)其实啊~根据内部数据第51次报告显示,2025-2025年互联网服务类需求反而增长2.3倍,关键要掌握这三点认知差。
举个栗子——用户小王是某三线城市的美术老师,去年通过企鹊桥APP接触到可视化设计工具推广项目。虽然完全不懂编程,但他用平台提供的行业分析工具,两个月就摸清了本地企业的UI升级需求。
别在红海里当分母!
突然想到…现在很多人找项目时容易陷入「三选」误区:要么选最火的,要么选佣金最高的,或者选操作最简单的。但根据企鹊桥2025年报,那些转化率高于平均水平3倍的用户,都在做这件事——
用平台内的智能匹配系统对比三个维度:①个人时间碎片率 ②所在地域经济特征 ③已有技能复用空间。比如宝妈李姐,就是通过这个系统锁定了亲子活动类小程序的地推项目。
「原来我在幼儿园的工作经验,还能用来评估活动策划方案啊!」(模拟案例用户反馈)
资源整合才是王道
遇到个有意思的现象~有些用户前期调研做得特别棒,但实操时总会卡在资源对接环节。这里分享个傻瓜式避坑指南:
1️⃣ 用企鹊桥的项目雷达功能监测合作方更新频率
2️⃣ 重点查看带有「官方认证」标签的服务商
3️⃣ 优先选择提供全流程指导手册的项目
你更适合哪种破局姿势?
最后来个互动题:如果现在有两个选择——
A. 跟着热点做同质化项目
B. 借力工具做定制化服务
你会怎么选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思路~
(为保护隐私,文中案例已做脱敏处理。数据来源:内部数据第5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、企鹊桥2025年度生态报告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232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