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总有人为知识买单?
最近收到用户李姐的咨询:”花1999买的抖音运营课,学完发现用不上怎么办?”这让我想起平台数据显示——2025年知识付费用户中,32%的人存在课程闲置情况(历史数据仅供参考)。
突然想到…付费项目就像网购衣服,看着模特穿好看,但自己上身可能是灾难现场(笑)。关键要看清版型是否适合自己身材~
评估项目的3个冷门维度
用户小轩的故事很有代表性:这个程序员去年花3888加盟某数据标注项目,结果发现…
- 设备要求:标注平台需要4090显卡?
- 时间成本:标注1张图要20分钟?
- 退出机制:保证金居然要半年后退?
很多人在选项目时,眼睛只盯着“收益””热度”这些显性指标。其实就像找对象,三观合不合更重要(突然正经)
平台用户的进阶玩法
遇到用户王哥的操作很值得借鉴:他在企鹊桥APP上找到3个同类项目,用我们提供的对比工具做成表格…
维度 | 项目A | 项目B |
---|---|---|
启动资金 | ★★★★ | ★★ |
技能门槛 | 需培训 | 现成话术 |
评论区见:如果是你,会选需要专业培训的高客单价项目,还是上手快的低门槛项目?
藏在详情页的”防坑密码”
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——项目方背景。上周帮用户小苏分析某网红课程时,发现…
讲师介绍写着”10年运营经验”,实际查公司注册时间才2年?这时间线明显对不上啊~
建议用企鹊桥的企业背调工具,30秒就能查清工商信息。毕竟选项目不是拆盲盒,总要看看商家资质(摊手)
这样问问题才专业
最后分享个沟通技巧:咨询项目时别问”能赚多少”,要像用户小林这样问——
Q:项目结算周期是T+几? Q:历史最长的合作方做了多久? Q:有没有可联系的已签约用户?
突然想到…这就跟买二手房要问前房主居住体验一个道理~
(为保护隐私,文中案例信息已脱敏处理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231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