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读者在后台问:”为什么我带着礼品去社区做推广,住户要么冷脸拒绝,要么拿了东西就走?”这让我想起用户小王的故事——去年他代理某生鲜平台时,在社区门口摆了三天摊,结果被投诉到物业,最后连门禁卡都被没收了(笑)。
其实很多新手都把地推社区等同于发传单,这就像用鱼竿在泳池钓鱼——不是工具不好,而是场景错位。举个真实场景:某社区运营者李姐,通过企鹊桥APP筛选出社区宝妈群体占60%的小区,专门对接亲子类项目,转化率比随机扫楼高出数倍。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现在很多社区公告栏都贴着”禁止地推”告示,但物业自己却在组织社区团购。这说明什么?地推的核心不是推,而是找到社区的隐性需求。就像用户小王后来调整策略,通过平台匹配到社区便民服务站的项目,现在反而成了物业的合作伙伴。
这里有个选择题:当你发现社区门口有快递柜时,会优先对接哪类项目?A.快递代取服务 B.社区团购站点 C.家政服务平台。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选择~ 根据平台数据,70%的成功案例都选了B选项,因为取快递的人群天然具备购物属性。
千万别小看社区大爷大妈的能量!某大学生用户通过平台接洽社区广场舞队,借助他们的社群关系推广适老产品,两个月实现用户量翻倍增长。这种“社区KOL”模式,可比自己扯着嗓子喊有效多了~
最后划个重点:地推社区要遵守”三匹配”原则——项目属性匹配社区人群结构、推广形式匹配物业管理规范、服务内容匹配居民生活动线。就像厨师进社区不会推销专业刀具,而是展示半小时快手菜教学,找准场景才能真正打开社区大门。
你在社区推广时遇到过什么奇葩经历?或者有哪些成功经验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~ 下期我们聊聊如何把线下流量转化为线上资源,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关注哦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230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