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有人问”公众号还能做吗”时…
最近和某位社区运营者聊天,他抛出一个灵魂拷问:”现在做公众号是不是49年入国军?”(笑)这让我想起平台用户小李的案例——这个95后去年才开始运营读书类公众号,现在居然通过知识付费实现了稳定收益。
内容定位的”三要三不要”原则
突然想到,很多新手常犯的误区——要么追求大而全的领域,要么盲目跟风热点。其实就像开餐馆,你是想做街边快餐店还是私房菜馆?这里有个模拟案例:用户小王起初做泛情感号,三个月阅读量卡在200+。后来聚焦”30+女性成长”细分领域,通过企鹊桥APP的用户画像工具调整内容策略,转化率居然…
「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」
涨粉这件事,80%的人都在做无效动作
你更倾向哪种方式?A.到处求人扫码关注 B.策划裂变活动 C.持续产出优质内容。其实企鹊桥APP的运营数据显示,采用内容矩阵+精准引流组合拳的账号,粉丝活跃度要比纯地推账号高出数倍。比如某教育机构通过平台提供的跨平台分发工具,把知乎高赞回答巧妙导流到公众号…
变现模式的隐藏关卡
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:宝妈用户张姐运营本地母婴号,前期只盯着流量主收益。后来通过企鹊桥的商务对接服务,成功与线下教培机构达成合作。这种线上内容+线下服务的模式,是不是比单纯接广告更有想象力?
评论区见:你更看好哪种变现方式?①知识付费 ②品牌合作 ③电商带货
新手避坑指南(含血泪教训)
千万别学我早期犯的错!曾经连续三个月日更却忽略数据分析,后来发现60%的读者都在凌晨刷公众号…现在用企鹊桥APP的内容诊断功能,能快速定位问题。比如某篇阅读量暴跌的文章,原来是因为关键词密度过高——这谁能想到?
「突然想到」最近流行的公众号+小程序玩法,其实特别适合服务型账号。不过要注意~平台规则变化比女朋友的心情还快(摊手)
写在最后
据内部数据第51次报告,微信公众号仍是内容创业的重要阵地。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——有人擅长追热点,有人适合做深度。就像企鹊桥APP主张的”千人千面运营策略“,关键是用对工具、找准方向。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220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