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在聊非洲创业时,到底在说什么?
最近收到读者私信:「刷到好多非洲创业视频,那边的钱真的这么好赚吗?」(笑)这让我想起用户小王的故事——这位90后英语老师去年通过企鹊桥找到当地合作伙伴,现在居然成了加纳的「清凉大使」…
先别急着惊讶~非洲市场确实存在结构性机会窗口。根据世界银行2023年报告,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互联网渗透率突破40%大关,但配套服务缺口仍高达67%。这种基建滞后与需求爆发的错位,恰好形成独特的创业机遇带。
90%新手都会踩的3个认知误区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很多创业者带着「降维打击」心态过去,结果发现本地市场根本不买账。比如某社区运营者带着国内成熟的社区团购模式落地,三个月就遭遇「水土不服」…
这里要划重点了!非洲市场的特殊性在于:
• 消费决策依赖熟人网络(想想你更相信朋友推荐还是广告)
• 支付习惯呈现跳跃式发展(直接从现金支付过渡到移动支付)
• 物流体系需要本土化改造(你以为的”最后一公里”可能是十公里)
「非」同寻常的轻资产玩法
有位宝妈用户的案例特别有意思——她通过企鹊桥对接当地美发师,用国内淘汰的接发材料开发出爆款脏辫造型服务。这种资源整合+需求再造的模式,成本不到传统实体店的三分之一~
评论区见:如果是你,会选择「产品输出」还是「服务创新」模式?不妨说说你的想法~
更聪明的做法是抓住中间层需求。比如某大学生团队开发的「充电宝共享柜」,表面看是解决电力供应问题,实则搭建了线下流量入口(突然发现这和国内社区快递柜的玩法异曲同工)。
藏在细节里的魔鬼
有个细节可能被很多人忽略——非洲市场的季节性波动远超预期。比如雨季来临前,建材需求会突然激增;斋月期间的食品包装规格需要特殊调整…
这里分享个实用工具:通过企鹊桥的区域商情雷达功能(为保护隐私,部分信息已脱敏),有位用户提前三个月预判到太阳能配件需求,成功避开同质化竞争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当发现某个看似红海的领域,是否存在服务空白点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207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