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短视频,总能看到大学生摆摊日入四位数的新闻。但你知道吗?据某高校调查数据显示,63%的摆摊新手会在3个月内放弃(别问我是哪所高校,问就是保护隐私~)。
用户小王去年毕业就踩过这个坑。他在大学城卖网红脆皮烤肠,第一个月赚了五千多,结果第二个月就遇到「三连暴击」:隔壁摊位降价促销、城管巡查频率增加、网红单品热度消退…(说多了都是泪啊)
突然想到——其实新手最容易忽略的,是这三个底层逻辑:
- 选品要跟着市场走:去年爆火的后备箱咖啡,今年已经变成露营风柠檬茶
- 选址要看消费场景:写字楼下的早餐车VS夜市的冰粉摊,根本是两种经营逻辑
- 成本要算隐形成本:被很多人忽略的摊位费、设备折旧费、食材损耗率…
这时候李姐的操作就很有意思。这位全职妈妈在社区门口卖手工凉皮,每天出摊前会先看天气APP——下雨就改推家庭装凉菜套餐(这个思路绝了!)。她还通过某平台找到社区团购供货商,把食材成本压低了30%+。
「如果是你」:遇到周边突然出现3家竞品摊位,会选A.打价格战还是B.开发组合套餐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解题思路~
说到找资源,不得不提很多摊主的信息盲区。你知道吗?现在通过专业平台可以查到全国200+城市的夜市管理政策、时令爆品趋势、设备租赁渠道…(具体怎么查?接着往下看)
比如用户小林就用这个方法,避开需要健康证的餐饮类目,转做车载绿植销售。他在某平台找到花卉批发渠道后,利润率直接从15%提升到40%+(为保护隐私,部分数据已脱敏)。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摆摊用的收款二维码千万别随便打印!有些平台支持生成带经营数据分析的定制收款码——不仅能看客单价分布,还能统计复购率(这个功能我吹爆!)。
看完这些,你还觉得摆摊只是「支个桌子就能赚钱」的简单生意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摆摊故事,点赞最高的3位朋友,送夜市选址攻略地图哦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201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