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不少团队负责人的咨询:「我们手上有几十号兄弟,该去哪找长期稳定的项目?」说来有趣,上周刚接触某大学生创业团队——他们带着30多人的队伍跑地推,却总在「找项目-做黄了-再找项目」的循环里打转(摊手~)。
其实找项目就像「相亲」,双方需求得匹配(笑)。见过太多团队盲目接单:要么项目佣金太低养不活团队,要么任务量超负荷导致执行走样。这里分享个案例:平台用户小王带着20人团队,通过三个渠道组合接单,现在项目排期已经到明年3月~
▍线下渠道:别小看老客户的复利效应
很多团队盯着线上平台,却忽略了身边的「活水源头」。最近接触的某社区运营者李大哥,靠着给周边商户做地推,不仅稳定养活团队,还发展出代运营业务。突然想到…这不就是「地推+」模式吗?
不过线下接单也有痛点:需要垫资、结款周期长、维权成本高。这时候就需要线上平台来「托底」——既能验证项目可靠性,又能补充现金流。就像李大哥现在线上线下三七开的接单比例,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。
▍线上平台:警惕这三类伪需求陷阱
现在打开手机,各种接单平台看得人眼花缭乱(晕)。但据平台数据显示,72%的新团队都踩过这些坑:①佣金虚高的资金盘项目 ②需要自掏腰包的押金单 ③根本不存在的「官方合作」标签…
这里有个「四看原则」要记牢:看平台资质、看项目方背景、看结算记录、看用户评价。比如我们接触的某县域团队,通过平台的项目筛选器,把踩坑率从58%降到12%,项目存活周期直接翻倍~
▍资源置换:地推团队的隐藏技能树
聪明的团队早就不只是「接单机器」了。认识个90后领队,用团队地推数据换取了某品牌区域代理权。这波操作6不6?其实很多品牌方需要「带数据反馈」的地推服务,这对有经验的团队来说就是新机遇。
评论区见!你的团队更倾向哪种接单方式?A.专注线下老客户 B.主攻线上平台 C.玩转资源置换
说到底,团队接单就像「拼乐高」——要根据自身人员结构、执行能力、资源优势来组合模块。那些能持续发展的团队,往往建立了自己的「项目生态池」。下次咱们聊聊如何用数据化管理提升地推效率,想听的扣1~
注:文中案例均为平台脱敏用户故事,具体数据存在个体差异。团队发展需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策略。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153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