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最近收到好多私信问:在拼多多卖网课会员这些虚拟产品靠谱吗?怎么总有人说被扣保证金?」上周遇到用户小王的故事特别典型——这位兼职做考研资料代理的研二学生,刚在平台开店十天就收到违规通知…
说来你可能不信,小王遇到的情况(模拟案例)其实藏着三个行业通病。先别急着关页面,咱们用做菜来打个比方:就像在菜市场租摊位卖自制酱料,得先搞清楚市场管理处允不允许卖调味品对吧?(笑)
突然想到个重要细节!去年某电商平台虚拟产品类目纠纷率同比上涨37%(数据来源:2023电商白皮书),这就导致平台审核越来越像「大家来找茬」游戏~ 用户李大哥就曾因商品详情页出现「永久有效」四个字被判定违规,你说冤不冤?
这里插播个冷知识:很多新手不知道虚拟商品和数字商品的类目区别。就像你分不清「电子书」该放在图书还是软件分类,平台算法可能直接给你「红牌罚下」哦~(突然想起上周有位用户…)
说到这要夸夸我们编辑部的发现——企鹊桥APP最近上线了类目预审功能。简单来说就像给商品描述做「体检报告」,提前排查敏感词和资质漏洞。有用户反馈审核通过率从「五五开」变成「稳稳的幸福」~
评论区见:你在运营虚拟产品时踩过哪些坑?来唠两块钱的~
最后划重点:虚拟产品经营要关注类目开放情况、服务协议细则、售后响应速度这三大命门。就像玩闯关游戏,选对装备才能轻松通关——突然发现这和找对象有点像?(笑)
P.S. 涉及用户案例均来自企鹊桥脱敏案例库,为保护隐私已进行模糊处理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150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