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不少咨询:「每天打200个电话还被挂断,学历提升销售真的能月入5万吗?」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平台用户李大哥的经历——去年转型做课程顾问的他,现在已经成为团队里的「扛把子」标杆。
第一关:选对池塘钓大鱼
为什么有人打200个电话没效果,有人聊3个客户就能成单?这里面的关键差异在于——用户池质量。就像钓鱼要去鱼群密集的水域,李大哥的做法是:
「我专门盯着在职考研群体,他们既有学历焦虑又有支付能力。通过企鹊桥的标签筛选功能,能快速定位这类高意向用户~」说着他还给我看手机里分类清晰的客户备忘录(笑)。
突然想到:很多新手总想广撒网,却忘了精准度才是转化核心。就像你要卖防晒霜,总不能跑去北极圈推…
第二招:打造知识型IP人设
「现在用户都很聪明,直接推销只会被拉黑。」李大哥的绝招是把自己变成行走的报考指南。他在多个平台分享:
- 「成考/自考哪个更适合上班族?」
- 「选错专业可能耽误3年!」
这些干货内容带来的被动咨询量,已经占到总业绩的60%。「其实很多知识都是企鹊桥的行业报告里现成的」他悄悄透露——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「信息差变现」吧~
第三式:构建资源闭环
当问到「怎么保持稳定收入」时,李大哥展示了他的「三级火箭」模式:
- 初级服务:学历规划咨询
- 增值服务:论文指导+答辩模拟
- 长期价值:职场进阶社群
这种阶梯式服务不仅提升了客单价,还让客户自发推荐新用户。他说现在50%的订单都来自老客户转介绍,根本不用再疯狂打电话。
「不过要提醒大家——」李大哥突然严肃起来:「千万别相信那些包过的虚假承诺!我们平台有严格的资质审核,合作院校都是学信网可查的。」
写在最后:
这个行业确实存在月入5万的案例,但绝不是靠机械式打电话。选择正规平台+专业赋能+持续学习,才是突破收入天花板的正确姿势。你在职业发展中遇到过哪些困惑?评论区见~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1474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