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个有意思的提问:「过完年想搞点实在的,地推真能在几个月做出成绩吗?」(笑)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平台用户李大哥的故事——这位二线城市宝妈,去年3月开始接触地推,现在居然组建了自己的五人小队…
▍选址藏着大学问
李大哥第一次出摊就踩了坑——在社区广场蹲了整天,只加了7个微信。后来我们发现,幼儿园放学时段的母婴店门口才是黄金位置。这里有个「三米定律」:家长等待接孩子的3米范围内,最容易产生有效沟通~
突然想到,用户小王更绝!他把地推场景搬到了社区团购提货点,趁着邻居们排队取货的空档…你猜怎么着?转化率直接翻倍增长!
▍选品决定成败线
见过有人带着二维码硬推,也见过送劣质气球被投诉的(摇头)。其实选品要把握「三感原则」:仪式感、实用感、稀缺感。比如元宵节前送手工灯笼材料包,成本不到3元,却能让家长主动发朋友圈晒图…
举个真实场景:
「大大哥,扫码送兔子灯材料哦~带娃亲手做多有意义」
「这灯笼真别致!你们明天还来吗?」
▍执行中的隐藏开关
很多新手不知道,地推推的其实是人情味。平台用户张叔的绝招是随身带暖宝宝——看到带孩子的家长,先递个暖贴再聊天。这招让他成了社区里的「热心老张」,后续转化自然水到渠成~
要是你现在有20天准备期,会选哪种模式?
A. 深耕单个社区做透
B. 流动点位快速获客
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!
(为保护隐私,案例人物信息已脱敏处理。地推效果因个人执行力不同有所差异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147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