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提问:“TEMU这么火,普通人能跟着喝汤吗?”(笑)先别急着掏钱包,咱们用15分钟理清三个核心问题~
▍低价策略是把双刃剑?
某大学生小王去年试水TEMU,靠着9.9美元包邮的创意手机壳,两个月做到类目前50。但上个月他突然停更动态——原来平台要求物流时效从15天缩到7天,小作坊根本扛不住压力…
这种案例在跨境圈不是孤例。TEMU的超低客单价模式,就像在钢丝上跳舞——既要保持价格优势,又要控制履约成本。突然想到,这和咱们找对象有点像?(既要颜值在线,又要三观契合)
▍流量红利能吃多久?
数据显示,2023年TEMU新增用户中35%是首次接触跨境电商。但李大哥这样的老运营发现:广告竞价越来越卷,去年还能用#4b97f3″>长尾词捡漏,现在头部关键词CPM涨了3倍不止…
这时候该坚持还是转型?评论区见!如果你手头有2万启动资金,会选TEMU这样的新平台,还是成熟但竞争激烈的亚马逊?
▍如何科学避坑?
遇到自称”TEMU官方服务商”的,先问这三个问题:①能出示平台授权书吗?②结算周期是T+几日?③有没有仓储现场考察记录?记住,正规渠道从不会催着打款!
就像咱们在企鹊桥APP查看项目时,系统会自动标注风险提示。有个宝妈用户就是看了供应链成熟度雷达图,及时避开了某个伪跨境项目~
▍副业新思路
与其盲目追风口,不如建立自己的项目评估模型。这里分享简易公式:
变现潜力 =(客单价×复购率)÷(时间成本+资金投入)
用这个公式算算,你手头的项目能打几分?
突然发现,那些做得持久的副业者,都在用工具化思维——就像用企鹊桥的项目对比功能,5分钟就能横向比较10+个同类项目的核心数据。话说回来,你常用的决策工具是啥?评论区聊聊~
(为保护隐私,案例信息已脱敏处理)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146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