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为什么品牌PR总在挖媒介人才?
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私信:”在广告公司做了三年媒介投放,想转甲方品牌部却总被拒…”其实这个问题背后藏着行业趋势——据艾瑞2023年数据显示,品牌公关岗对有媒介经验人才的招聘量同比增长37%~(笑)这说明你的经验本就是优势!
举个真实场景:用户小王原在某MCN负责达人对接,转型后却卡在品牌策略制定环节。后来发现——媒介人自带数据敏感度和渠道资源两大法宝,缺的只是…
▍第一课:从流量思维到品牌思维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比喻:媒介像快递员,确保包裹准时送达;品牌PR则是设计师,要让包裹本身成为期待~(这个脑洞你们觉得如何?评论区见!)
转型初期最容易踩的坑,是拿着Excel表谈情怀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)。某社区运营者分享的秘诀很实用:每周分析1个经典campaign,重点记录这三个维度:
- 品牌主张如何渗透各传播节点
- 核心信息在不同渠道的变形逻辑</
- 舆情发酵的预警机制设计
▍第二课:资源整合的进阶玩法
媒介转品牌最大的优势是什么?李大哥的案例很有说服力——这位前媒介采购专家,现在某新消费品牌负责异业合作。他把过去的供应商库变成资源魔方,通过企鹊桥APP的智能匹配功能,3个月拓展了200+潜在合作资源池。
这里有个选择题:当你需要快速搭建美妆个护行业的媒体矩阵,会优先从哪类资源入手?(A)垂类KOC(B)跨界IP(C)行业白皮书合作方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路~
▍第三课:从救火队员到防火专家
很多转行伙伴反馈,最头疼的就是处理突发舆情。其实换个角度看——媒介人对渠道特性的理解,反而能预判70%的潜在风险!
举个例子:某转型PR的媒介经理发现,特定垂类达人的粉丝群存在派系斗争,提前准备了三层话术备案。当竞品真的发动水军攻击时,他们的应对速度比行业平均快2.3倍~
转型从来不是从零开始,而是优势重组的过程。就像我们平台用户常说的:媒介经验是骨架,品牌思维是灵魂,而资源平台就是让两者有机结合的血液——突然觉得这个比喻可以展开聊聊,下次专题见!
企鹊桥APP:做副业 找项目 9年300万用户信赖,帮助创业者,我们一直在努力!
发布者:企鹊桥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queqiao.com/blog/13997.html